腰腿痛的易患人羣及日常保健








(一)腰腿痛的易患人羣:


  腰腿痛是一組症候羣,引起的原因十分複雜。根據相關數據統計,腰腿痛患者的就診佔外科就診人數的20%,佔骨科門診的一半,是臨牀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。


  除了老年人外,腰腿痛的易患人羣還有:


  1.中老年人:中老年引起下腰痛的常見原因,主要是退行性改變,如腰椎增生性脊柱炎、腰椎管狹窄症、骨質疏鬆症等,其次可能是腰骶部的各種腫瘤。


  2.體力勞動者:如農民、建築工人、礦工等,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,爲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,如果長時間用不正確的勞動姿勢,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徵,也有的是在重複性損傷後積累發病。


  3.從事久坐或者長時間站立職業的人:如辦公室工作人員、電腦工作人員、司機、教師、交通警察等。《黃帝內經》有“久坐傷肉”之說,許多人坐久了,都會感到腰痠、腰痛,一般認爲,這種痠痛是久坐後因腰肌血液不流暢而產生的。醫學觀察發現,站立和端坐1小時後,人的身高也有變化,主要發生於腰部,即腰椎整體發生下沉、短縮,從而導致腰部疼痛。


  4.超長肥胖者:肥胖的人往往因爲過分的體重增加了相應肌肉和骨關節的負擔,而易於發生腰背痛。


  (二)腰腿痛的日常保健:


  第一、注意保暖、防潮。中醫認爲:“寒勝則痛,寒主凝滯,氣血不通,經脈不暢,不通則痛”,因此生活起居、工作學習的環境要溫暖、乾燥,不要穿潮溼的衣服,劇烈活動和出汗後不要立即衝冷水澡,不要在寒冷潮溼的地方睡覺,冬季的睡牀要溫暖。


  第二、工作或運動時,要採用正確的姿勢。不良姿勢會造成腰椎部位的各種損傷,正確的姿勢可以減少人體骨關節、肌肉、韌帶的磨損。例如:搬取重物時先雙膝屈曲下蹲,然後再搬取重物則不易損傷腰部。否則,如雙膝伸直,彎腰搬取重物則很容易引起腰部損傷和腰椎間盤突出等病。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應防止長時間的單一姿勢,糾正不良姿勢,防止過度勞累。特別是腰部的超負荷使用必然會造成腰部肌肉、韌帶和關節等的損傷而出現腰痛、腿痛。


  第三、要保持良好的坐姿。良好的坐姿可使腰骶部韌帶、肌肉等不受到過度的牽拉,使腰椎乃至整個脊柱保持正直。坐椅子工作時,應將椅子拉向桌緣,在“正襟危坐”的基礎上,儘量將腰背緊貼並倚靠椅背,這樣可減輕腰椎間盤的壓力,腰背、腰骶部的肌肉不致於太疲勞,可防腰痛。坐位工作一小時後應站起來舒展一下身子,散散步,踢踢腿,甚至伸伸懶腰,讓腰部後伸幾下。


  第四、不睡過軟和過硬的牀。睡眠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,睡牀的合適與否直接影響人的健康。硬板牀睡上去不舒適,軟牀睡上去又易引起脊柱的變形,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腰痠腿痛。那麼什麼樣的牀最爲合適呢?在木板牀上加一個5—10釐米厚的牀墊最爲適宜。


  第五、健康飲食。對於因過度肥胖導致的腰腿痛,治療措施之一就是要節制飲食,減輕體重和由於肥胖給腰椎帶來的額外負擔。過度肥胖的人,平時在飲食中應多攝取維生素、纖維素,控制三餐攝取的總熱量。根據專家建議,雞蛋和動物內臟都應是風溼患者嚴禁食用的食品,而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等“紅肉”以及香腸每週最多吃一到兩次。因爲,動物脂肪中含有大量容易引起關節發炎的物質,過多進食富含動物脂肪的食物會加重患者病情。低脂牛奶、奶製品和魚肉是風溼患者的理想食品。特別是魚肉可以緩解風溼病人由於關節腫脹帶來的疼痛感。


  第六、加強鍛鍊,有病早治。中老年人平時注意結合自己的特點和條件,做必要的體育鍛煉並持之以恆,如跑步、做操、打太極拳等,以此來增強關節的活動度、肌肉韌帶的耐久性,使關節骨得到充分的營養,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。正如常言說的“生命在於運動”。如果腰部等偶然造成扭傷,需及時徹底的治療,防止轉成慢性腰痛,真正做到有病早治,無病早防。


http://tc.jktree.com/oldman/article/3f57.html


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49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