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轉載]肩頸痠痛半身無力 原來頸椎長骨刺






肩頸痠痛半身無力 原來頸椎長骨刺

中時2011/09/15
邱俐穎/台北報導

手麻、肩頸痛,可能不單只是落枕或氣血不順!30歲的吳先生是麵食師傅,每天8小時低頭揉麵、切麵,遇到肩頸痠痛更喜歡轉動肩頸,聽到「趴」一聲就覺舒暢,但年初肩頸痠痛到國術館推拿、診所求診吃止痛藥卻都不見成效,一開始還以為是落枕,直到半身無力,上廁所失去平衡跌倒,才發現情況不對,最後確診是頸椎椎間盤突出。

■手部發麻 可能是神經問題
國泰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志儒提醒,長期低頭工作者,如作業員、裁縫師、繪圖師、麵包師傅,甚至學生低頭寫功課,都容易因頸椎過度使用導致退化,罹患頸脊髓病變,現在平板電腦、智慧型手機正夯,長時間放大腿使用、低頭玩手機都易對頸椎造成不良影響。

張志儒說,頸脊髓病變是臨床常見疾病,頸椎先天性狹窄、關節退化、頸椎椎間盤突出等,都可能因不當外力壓迫,造成頸椎神經受損,初期可能有手部末梢發麻,上身出現被東西綁住的緊縛感,後來甚至下半身無力,由於沒有明顯疼痛,容易被忽略

外科部長陳德芳指出,很多病人手麻會直覺以為是「血路不通」,懷疑是中風前兆,跑去看心臟科,但殊不知可能是神經出了問題。

吳先生後來透過前融合及椎間盤切除術,將頸關節間突出的軟骨去除,再放入墊片,達到頸椎神經減壓的效果,但術後雙腳仍會偶爾不自主抖動

■初期症狀 易與落枕混淆
張志儒說,依病人病程不同,初期可透過復健等保守療法進行緩解,但若病灶、症狀都相當清楚、明顯,將會建議開刀,但部分患者神經傷害造成,術後的成效可能也會不如預期。

張志儒表示,並非每個長時間低頭工作的人都會有頸脊髓病變問題,但由於初期症狀易與落枕等肩頸症候群搞混,民俗療法推拿、整脊有時可能愈弄愈糟,建議民眾有肩頸痠痛、手發麻時別掉以輕心,及早就診,否則嚴重可能造成肌肉萎縮、無力,影響行動能力。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4916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